# 秦汉教育

# 名词解释

# 太学

  1. 简介

    太学是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的建议下,为推行 “独尊儒术” 的文教政策而创立的中央官学.
    五经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
    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2. 特点:

    太学以为国家培养 “经明行修” 的官吏作为教育宗旨;

    在教学内容上,制定统一的教材主要学习 “五经”;

    太学中有个别、小组教学、“大都授” 集体上课以及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

    太学以 “设科射策” 的形式进行考试;太学把教师称作博士,把学生称作 “博士弟子” 或 “太学生”

  3. 评价:

    太学是我国第一所有完备规划、史实详尽可考的学校太学最早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意识形态;

    太学掀开了反抗宦官政治的中国学生运动史上的第一页。

    但由于太学在教学中存在排除异己学说、空谈义理的现象,严重束缚了教育思想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 简答题

# 简述 (汉武帝 / 董 / 汉代)“独术”(三大) 文教政策

  1. 简介:

    汉武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实行 “独术” 的文教政策。

    董仲舒提出的 “独尊儒术” 等三大建议,称为汉代三大文教政策

  2. 含义:

    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

    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

    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

    长句古训代替了对现实问题的探讨

  3. 三大文教政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这是文教政策的总纲领。

    董仲舒论证了儒学在封建统治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汉代虽主张其他各家学说也可以发展,但其他学说处于从属地位,不可取代儒学的官方地位

    兴太学以养士。

    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也为了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提出 “兴太学以养士” 的建议。

    实际上,通过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是落实 “独尊儒术” 教育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病,董仲舒提出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他提出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的用人思想。

    这些主张对促进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有重要作用。

  4. 评价:

    总的来看 “独术” 使学在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空前提高,

    使学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施方面都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基本上符合儒家构建的模式并以此全方位地影响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走向,作用极为深远

更新于 阅读次数

请我喝[茶]~( ̄▽ ̄)~*

黑羊 支付宝

支付宝